7. 光照要求
誘情開始時光照時間要增加到每天14 h,可在后備豬舍安裝白熾燈補充光照,光照強度150LUX以上(4~6W/m2),即以正常人裸眼能在豬舍內看清報紙上的小字為宜。需要特別指出,如果只單純增加光照時間而沒有公豬誘情,反而會使后備母豬延遲發情或不發情。
8. 公母豬隔離飼養
后備母豬日常應與公豬隔離飼養,確保母豬看不到公豬和嗅不到公豬氣味,以避免后備母豬因熟悉公豬氣味而失去對公豬的興趣,有些豬場為了方便后備母豬查情,將查情公豬與母豬關在一起,這是錯誤的操作方式。同時可以經常采取調換欄舍、舍外曬太陽和運動等措施,以新環境刺激后備母豬, 提高誘情效果。
9. 人豬親善
誘情過程中飼養員可進入欄內模擬公豬爬跨行為, 慢動作追逐后備母豬,由輕到重緩緩撫摸按壓其腰部和背部,每天1 次或者2 次, 持續一周。這樣做既能達到類似于公豬的誘情效果, 又可使后備母豬與查情人員建立親密關系,可有效的避免因后備母豬對查情人員的不信賴而產生畏懼感。
10. 發情鑒定
后備母豬與經產母豬相比,發情癥狀較輕微,發情征狀持續和壓背靜立時間也很短,故要確定后備母豬的初次發情通常是比較困難的。但后備母豬陰戶變化較經產母豬更為顯著,因此,后備母豬發情鑒定主要應根據陰戶的紅腫變化來確定,即以陰戶紅腫開始消退的轉折時刻記錄為其發情開始的時間。誘情過程中,飼養人員觀察母豬的反應比監控公豬的行為更為重要。后備舍光線不佳時應配備好照明設 施利于觀察。
11. 建立發情記錄并分開管理
后備豬發情記錄是種母豬繁殖情況的第一項基礎記錄, 對制定配種計劃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故誘情開始就要建立起完善的發情記錄, 記錄的初情時間應以母豬發情穩定的那天日期為準。記錄包括發情后備母豬的耳號、舍號、欄號,第1 至第3 次發情的時間、外陰部變化和壓背反應等。除做好記錄外,發情母豬最好在身上每周用紅、綠、藍不同顏色噴漆做上標記,后備母豬數量多時可以每天查情結束時將每一天發情的后備趕入同一個圈,以便后備母豬分周管理。
12. 查情人員素養及工作時間保證
豬場管理人員需對后備母豬的誘情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 要制定誘情工作量化執行方案和進程監督方案,要選派團隊中責任心最強的人員負責后備誘情工作,且給他們安排的工作量要適宜,以保證他們有充足的時間對后備母豬按規范要求進行細致入微的誘情工作。
小編有話說:
以上十二個環節是誘情工作的重點,也是難點,無論是后備母豬誘情的日齡、誘情公豬的選擇、還是誘情的頻率、接觸時間、環境要求,還是建立發情記錄、查情人員的素養及時間保證等,都是強調要充分誘導母豬發情,提高后備母豬利用率,但在實施過程中也要注意把握好初配母豬質量,對肢蹄不符合要求或者乳線乳頭不合格母豬該淘汰的還是要堅決淘汰。